鄭達鴻每場蹲好蹲滿,不是傷兵不輪休?

在今年二月的季前分析曾提過「吳總會不會求勝心切,老是讓先發九條好漢打完全場」的問題,開季後果然除了傷兵造成的自然輪休之外(許基宏手腕傷→蘇緯達守1B,張志豪膝蓋不適→陳子豪守CF,王勝偉膝蓋積水→潘萣翔守SS),打線幾乎是每場複製貼上,連36歲的捕手鄭達鴻也幾乎每場蹲捕蹲滿全場,迄今22場比賽就先發了18場!即使遇到週末雙重賽,鄭達鴻也常常是前一天晚場接雙重賽午場先發,休息不到幾個小時繼續蹲滿全場,例如3月26日晚上先發又接著3月27日雙重賽的午場繼續先發、4月16日晚場比賽完也是一樣接著4月17日雙重賽的午場先發打了4小時,相較於對手Lamigo在這三場比賽由三位不同的捕手先發(4/16劉時豪、4/17午場黃浩然、4/17晚場林泓育),連場先發蹲捕的鄭達鴻顯得格外辛苦!或許是連續蹲捕過於勞累,再加上中信兄弟今年的比賽時間特別長,不時還會打延長賽、跨日戰,鄭達鴻從開季的打擊絕好調,最近幾場打擊有下滑的趨勢,近5場的打擊率只有0.176(見下表Table 1),讓我不禁想問:鄭達鴻,你累了嗎?  Table 1:鄭達鴻近5場與本季迄今的打擊表現   PA H BB K AVG OBP SLG 近5場(4/17~4/23) 21 3 3 2 0.176 0.300 0.176 2016年迄今 79 21 9 9 0.323 0.421 0.385  有鑑於去年的捕手攻擊戰力不夠強,中信兄弟在季末網羅了FA鄭達鴻,不但提升了捕手的攻擊火力,也能提供比陳家駒更穩定的打擊與上壘率,更重要的是有了鄭達鴻與陳家駒輪替,主戰捕手與替補之間不致落差過大(見下表Table 2)。然而,補強了鄭達鴻的攻擊火力,並不代表隊上其他捕手就毫無可取之處,例如去年的主戰捕手陳家駒,既有捕手金手套加持,守備不成問題,阻殺率也比鄭達鴻高(今年阻殺率0.667,

娛樂城出金

生涯阻殺率0.301;鄭達鴻今年阻殺率0.316,生涯阻殺率0.262),即使打擊率和上壘率比不上鄭達鴻,

魔龍傳奇試玩

去年也有8發全壘打的火力大放送(AB/HR=32.13),遠勝過鄭達鴻去年的3發全壘打(AB/HR=101.67)。  Table 2:2015年鄭達鴻、中信兄弟一軍捕手的攻擊數據   年齡 PA OPS RC27 鄭達鴻 36歲 341 0.822 5.64 陳家駒 28歲 288 0.730 4.42 黃鈞聲 28歲 82 0.742 3.72 王峻杰 28歲 43 0.460 1.45 周聖訓 28歲 37 0.486 1.32  但是陳家駒今年到目前為止只先發了4場:3月20日與3月27日晚場搭配老搭檔鄭凱文先發,4月9日因為前一天延長賽打到跨日而有先發機會,4月17日也是因為雙重賽午場打太久而在晚場擔任先發捕手。如果去年教練團都能忍受周聖訓的打擊,不時讓他先發蹲捕,沒理由今年不讓陳家駒每週至少一次替補先發?如此不但可以減輕鄭達鴻的守備負擔,以免36歲老將連場先發蹲捕過勞而打擊表現下滑,也可以讓陳家駒固定上場維持打擊手感,不至於在板凳冰到結凍(熱身賽打擊火熱的潘萣翔已經冰到感冒下二軍了(誤)。 倘若教練團認為鄭達鴻與洋投搭配的默契比較好(例如希克),洋投先發必排鄭達鴻蹲捕,隊上也有去年固定與陳家駒搭配先發的土投鄭凱文,每週讓陳家駒先發一場搭配鄭凱文,讓鄭達鴻有休息的餘裕,有那麼難排嗎?難道要等到捕手也出現傷兵,才能自然輪休嗎?  連場先發蹲捕的辛苦老將鄭達鴻與投手鄭凱文。照片來源:兄弟Fans Club  4/30 更新:在4月24日發表文章之後,鄭達鴻依然持續先發蹲補,當週5場比賽(4/19、4/21、4/22、4/23、4/24)都是蹲滿全場,

真人規則

4/26也是繼續擔任先發捕手出賽,

錢盈娛樂城

直到4/28因為王柏融的擦棒球打到右手,才在第二局由陳家駒接替蹲捕,終於可以稍作休息。平心而論,

線上捕魚機

教練團讓鄭達鴻連場先發蹲捕,無非想借助他的豐富經驗,以及遠較陳家駒穩定的攻擊火力,然而,教練團也該注意到鄭達鴻在最近六場先發連蹲期間(4/19~4/26),

BINGOBINGO

總計17打數只有2支安打,打擊陷入低潮。反倒是陳家駒在本週出賽變多打席增加之後,打擊漸入佳境,4/29擊出本季首轟,繳出單場3安打的好表現。希望教練團能因此對陳家駒多點信心,千萬不要浪費隊上有兩位好捕手可以輪流先發蹲捕的優勢,一旦鄭達鴻手傷無礙,不要又把陳家駒放在板凳,猶如張志豪一歸隊,代班CF打擊表現不俗的小將陳子豪(4/17晚場~4/26期間打擊三圍:AVG 0.346/OBP 0.485/SLG 0.385),也只能回休息室繼續溫板凳。 中信兄弟本季有這麼多的打擊好手可以輪替上陣,教練團不思靈活運用,卻保守到只會照固定菜單出菜,除非有傷兵才做調整,豈不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