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恒:為何資本市場表現與宏觀經濟出現兩大背離

  本輪恢復存在特殊性,過往規律不適用。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生產、消費、投資數據。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作用下,4月主要經濟指標同比高增,但不及市場預期,當日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分別收跌0.6%和0.25%。
  若剔除基數效應,4月生產、消費、投資、出口數據均較3月回落。前期積壓的需求已在一季度集中釋放,4月經濟恢復速度放緩。但也應看到,服務消費仍穩步恢復,餐飲收入兩年平均增速持續上升。
  資本市場與宏觀經濟存在兩大背離
  1、債強股弱與經濟復蘇之間的背離
  從周期角度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復蘇階段。去年底防疫政策優化,疊加疫情第一波高峰快速過去,經濟從疫情模式切換到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狀態,迎來穩步恢復。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顯著高于市場預期的4%。4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然而資本市場的表現與經濟周期并不一致。根據美林投資時鐘理論,在經濟復蘇階段,股票通常好于債券,

RSG麻將發了

成長股往往好于價值股。但從股市和債市的表現來看,1月確實是在交易經濟復蘇,但2月以來似乎更偏向交易衰退。1月萬得全A指數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顯著上行,反映出市場對于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2月以來,萬得全A指數震蕩下行,國債收益率更是快速跌破2.8%,降至去年上半年的下沿水平。股市內部,1月成長股顯著強于價值股,與美林時鐘的指導相符;但2月以來形勢逆轉,

娛樂城比較

成長股大幅下挫,價值股卻一路走強。

  2、國債收益率下行與社融增速上升之間的背離
  今年以來社融增速顯著加快。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恢復向好。貨幣信貸合理增長,1~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3萬億元,同比多增2.3萬億元;4月末人民幣貸款、廣義貨幣(M2)、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11.8%、12.4%和10.0%,較去年末分別上升0.7、0.6和0.4個百分點。
  然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卻持續走低。過去的社融擴張,通常伴隨著國債收益率的顯著上行。社融擴張往往預示著經濟基本面好轉、貨幣寬松逐步退出、資金面逐步收緊,從而推動國債收益率走高。但是2月以來,盡管社融增速持續上升,

DB電子老虎機

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卻一路從2.9%跌至2.7%。預期的債券熊市沒有發生,反而迎來一輪債券牛市。

  原因:本輪恢復存在特殊性,過往規律不適用
  1、經濟非典型恢復,市場信心不足
  無論是美林投資時鐘,還是國債收益率與社融增速的關系,都是根據過去的經濟周期與資本市場表現總結而成。但是自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

骰寶

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都出現了新形勢和新變化,不能再簡單套用過去的經驗規律。
  本輪經濟復蘇屬于非典型復蘇,呈現出四個不均衡特點:
  其一,總體數據好于結構數據(耐用消費品等增速低);
  其二,宏觀數據好于微觀數據(企業利潤、居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增速低);
  其三,服務業好于工業;
  其四,內需好于外需。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
  市場對于經濟恢復的斜率和持續性存在分歧和疑慮。總量好轉,就說結構不佳;結構變好,就說持續性存疑。因此即使一季度經濟金融數據持續超預期,資本市場仍表現疲軟。4月經濟數據走弱,進一步沖擊市場信心。4月制造業PMI降至49.2%,滑入收縮區間;16~24歲青年失業率升至20.4%,

線上運彩投注

大幅高于歷史同期水平;物價持續走低,2~4月CPI同比分別僅為1.0%、0.7%、0.1%,引發“經濟是否陷入通縮”的討論;1~4月民間投資累計同比僅為0.4%,大幅低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的4.7%;4月房地產銷售、投資在2~3月的短暫反彈后再度走低。

  2、經濟拉動鏈條縮短,乘數效應減弱
  中國經濟存在幾大重要鏈條:基建鏈條、房地產鏈條、出口鏈條、消費鏈條。
  基建鏈條會拉動建筑業及上游原材料,是政府進行逆周期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房地產鏈條是過去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力,既涉及地產后周期的家具、家電、家裝等消費,又能帶動建筑、鋼鐵、水泥、玻璃、工程機械等上游行業,還關系到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繼而影響財政支出能力。
  出口鏈條關聯著制造業鏈條,出口強勁,工業企業利潤顯著好轉,出口低迷,工業企業利潤下滑。
  消費鏈條通常起著“壓艙石”的作用,消費的波動性要小于投資和出口;消費鏈條中的耐用品消費較為重要,例如汽車關聯著眾多上下游產業鏈。
  上述鏈條通過“乘數-加速數”的機制拉動經濟增長。例如,當1塊錢被花在購房上后,一方面會帶動后續家具、家電、家裝等更多消費,另一方面,這1塊錢要用于支付建筑和上游原材料等一系列費用,繼而成為這些行業的員工工資和企業利潤,工資再變成消費,利潤變成投資。最終,1塊錢的花費,形成了幾塊錢的GDP,這就是凱恩斯主義的“乘數-加速數理論”,也是宏觀調控的理論基礎之一。
  傳統的經濟復蘇一般是全面復蘇,多個鏈條同步啟動,拉動經濟快速走強;本輪經濟恢復卻只有基建鏈條和服務消費鏈條發力,房地產鏈條、出口鏈條、耐用品消費鏈條乏力。1~4月廣義基建投資、餐飲收入、服務業生產指數累計同比分別為9.8%、19.8%和8.4%;而房地產投資、出口、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分別為-6.2%和2.5%和3.6%。
  本輪經濟恢復的拉動鏈條縮短,乘數效應減弱,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相較于房地產鏈條、出口鏈條和耐用品消費鏈條,基建鏈條和服務消費鏈條所串聯的細分行業和微觀主體要更少一些,因此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也更弱一些。例如同樣是1塊錢,花在房地產上可以產生幾塊錢的GDP,但若花在理發上,理發師傅收入增加,也有利于形成派生消費,但鏈條也僅限于此,形成的GDP可能只有1塊多。

  積壓的需求紅利消退,仍需政策協同發力
  4月經濟恢復速度放緩,前期積壓的需求紅利消退是重要原因。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高增,固然有疫情限制解除、經濟主體積極性回升的內在動力,也離不開前期積壓需求的集中釋放。積壓的出口訂單帶動出口和工業生產,積壓的購房需求帶動2、3月房地產市場回暖,

線上體育投注

疊加財政貨幣政策靠前協同發力,地方政府“開局即沖刺”,金融機構實現信貸“開門紅”,共同鑄就了一季度亮眼的經濟金融數據。然而隨著這部分需求在一季度集中釋放,經濟內生需求仍然不足,無法及時接續,導致4月經濟金融數據出現回落。

  從下階段政策看,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財政和貨幣政策要繼續發力,更加強調政策的系統性和合力。
  第一,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要繼續促進消費恢復和投資擴大。消費提振不能靠刺激,而是改革,要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以解除后顧之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消費不振的問題。此外可擴大消費場景,延長夜間經濟、早間經濟、地攤經濟等消費場景。擴大投資既要靠政府投資發力,更要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第二,強調政策合力,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宏觀政策要發揮出效果,必須作用于微觀市場主體,作用于市場主體信心的提振,否則政策會陷入陷阱和空轉。
  第三,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這是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需要,也是當前經濟恢復基礎不牢的需要。
  其一,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進一步加快專項債的發行和使用,拉動基建投資進而穩定固定資產投資;要繼續落實前期確定的減稅降費舉措,重點呵護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幫扶市場主體;要加大對區縣基層的轉移支付,促進基層政府更好履職以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改善民生。
  其二,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支持頭部房企正常融資需求,支持居民剛需和改善型購房需求,支持制造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需要,支持基建投資的配套融資等。
  (作者系系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炒股開戶享福利,送投顧服務60天體驗權,一對一指導服務!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韋子蓉

文章源自於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