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8月1日大聯盟交易大限一步一步地接近,各界的交易風聲都逐漸浮上檯面,也有幾支球隊已經做出交易並宣告了買家/賣家的身份。其中,一項一直不斷浮現的傳聞就是洋基想用頂尖後援投手Andrew Miller跟小熊換來年輕強打重砲Kyle Schwarber。這樁交易如果真的成真的話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是小熊虧,不過,FanGraphs的專欄作家Dave Cameron卻有不同的看法(而他的結論正好與我個人的看法相同,看來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哈哈!)。究竟這位專家對於Kyle Schwarber的價值有什麼精闢的見解呢?他所做的總結又是什麼,不約而同地和我的看法相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以下為翻譯文: 《Kyle Schwarber的價值》距離交易大限只剩十天了,而這個時候我們通常都會討論有哪些球員將會在季後成為自由球員,並且目前效力於沒有競爭實力並且想要打造未來的球隊。例如,去年有David Price、Johnny Cueto、Yoenis Cespedes。不過,
ATG電子推薦
今年並沒有這些人;即將成為自由球員並且效力於重建中的球隊的人有Rich Hill和Jay Bruce。而由於在接下來的一週半有可能轉隊的頂級球員看起來真的是少之又少,在交易大限一步一步逼近的時刻,
QT電子仙境傳說試玩
引起最多交易話題的人居然是…Kyle Schwarber?沒錯,現階段大家在討論的居然是一名受傷整季報銷,直到明年都不能出賽的23歲捕手/外野手。儘管小熊隊極力平息交易傳聞,從紐約漏出來的傳聞都指向洋基就是要Schwarber,而加上大家都知道小熊對Andrew Miller有興趣,看起來兩邊有共同的利益,所以現在對峙的點就只剩下小熊願不願意送出Schwarber換來整個棒球界最好的後援左投 。小熊還是很堅持他們不會這麼做,因為這個舉動看似很目光短淺,為了短期的利益送出了太多長期的價值。他們在美國時間週三晚上透過交易換得Mike Montgomery就給他們的牛棚帶來了一隻優質的後援左投,同時也釋放了一些必須以現行價格去買來Miller的壓力。不過,理所當然的他們還是很想要Miller,但他們看似是想要在換到Miller的同時也保留Schwarber,讓兩人都能在明年的陣容裡,在可能是Jake Arrieta最後一年擔任他們的王牌的球季再衝一波冠軍。【延伸閱讀】:小熊交易補進後援投手,強化牛棚深度 by JK47但如果洋基堅守原則,說要Schwarber不然就不換,小熊拒絕的話是聰明地保守他們球隊的未來,還是放棄增加勝算並為小熊球迷們拿下自從1908年以來隊史首冠的機會呢?恩,這一切都取決於你怎麼看待Kyle Schwarber的未來了。目前大多數圍繞Schwarber的價值的討論都跟他的防守價值有關聯。他是一名勉強的捕手,小熊似乎將他安定在左外野了,認為他的運動能力足以讓他的防守還能令人接受,即便他從來都不會在防守端帶來任何價值。那些比較樂觀的甚至認為他能有平均的守備能力,而假設他能成為一名平均的左外野手,搭配上他的進攻能力,他無疑就是一名好有價值的球員。
但在我的觀點,討論這些有關於Schwarber防守端的問題的同時,似乎也掩蓋過了我們不該如此篤定地認為Schwarber會是一名好打者到這件事實。Schwarber去年首次亮相的確很令人印象深刻,在例行賽打出了131 wRC+的成績,並在季後賽打出破天荒的249 wRC+。把兩者加總在一起的話 – 因為你沒有任何忽略他季後賽成績的理由 – 等於是說Schwarber在新秀年打出了143 wRC+的成績。以供參考,Kris Bryant大聯盟生涯到現在打出了139 wRC+(包括季後賽),
娛樂城註冊體驗金
所以,不難理解Schwarber為何讓整個城市都因為他站在打擊區裡能做到的事而為之瘋狂。但如果你仔細地研究的話,我認為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Schwarber在較大的樣本數下要重複他去年辦到的事情是很困難的。例如,我覺得Schwarber要成為小熊所期望的那種超強打者的話,他的contact rate就是一個非常需要加強的地方。去年,Schwarber所有揮棒次數中僅僅只有67%擊中球,但更重要的是,好球帶內也只有75%。一名年輕打者在生涯初期會去追打好球帶外的壞球很正常,並隨著年齡增長更加的瞭解好球帶並做出調整,所以好球帶外的揮空率並不是太大的憂慮,但是揮空好球帶內的球就很難去做糾正了。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自2008年算起,總共有620位當季25歲或以下的球員站進打擊區至少250次。在這620位當中,Schwarber 2015年的好球帶內contact rate排在第614 名,所以這不只是一名年輕強打者平凡的低contact rate。單季好球帶內contact rate比他低的有誰呢?George Springer、Mark Reynolds、Chris Davis、Jon Singleton和Oswaldo Arcia。Chris Carter只比他高幾個千分點,Justin Upton也沒比他高太多,但如果以繼續往上看的話,你就會看到Mike Olt、Mike Zunino、Joc Pederson、Junior Lake、Wladimir Balentien和Michael Taylor。這些都是好球帶內contact rate和Schwarber差不多的年輕打者類型。而如果你看看他們在打出這種contact rate之後是如何發展的話,這不是個什麼鼓舞人心的一群人:這些是自2008年以來,當季25歲或以下、並整季下來Z-Contact%低於78%的打者。如你所見,他們大多數好球帶內的contact rate都有進步,期中George Springer、Chris Davis和Justin Upton進步最多,生涯Z-Contact%都比他們個別的單季最低還要高上了五到六個百分點。整體的平均進步是三個百分點,所以我們可以預期Schwarber隨著他的成長會揮中更多球。但還要考慮到的是,在這20名打者當中,僅僅只有一人會被當作是超強打者:Kris Bryant。Davis和Upton生涯都有過幾的超強的球季,但整體來講他們只算是強打者而非超強打者。以如此之低的好球帶內contact rate做基礎的話,大概也代表著Schwarber就算加上未來的成長,以打擊率來講頂多就是一名平均的打者,這也代表著他有揮中的球必須能夠帶來足以彌補他所揮空的球的價值。要看著Bryant然後說「嘿,我們可以接受一名左打的Bryant,沒問題」當然很簡單。而當然,只要Schwarber能夠打出接近Bryant的成績,他就會成為球隊的基石,即便他防守端還是有許多問號。但Schwarber和Bryant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別:打擊慣用手。
Schwarber是一名左打,也就是說對手會積極地用防守佈陣來對付他的拉打傾向。身為一名在菜鳥年就有47%的球是拉打的左打者,Schwarber是一名很明顯的佈陣人選,因此,他去年有62%的打席數都看到三名內野手在右半邊。Bryant也是一名拉打型的打者,但因為他是右打者,要防守他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對手比較不會願意在內野的左邊佈陣三個人;Bryant只有36%的打席數面對到防守佈陣。因此,Bryant在生涯首年能夠打出.355的BABIP;這也是他就算有高三振率也還是能成為一名超強打者的主因。但這不是Schwarber能辦到的;在這個防守佈陣的時代裡,拉打型的左打不會打出那麼高的BABIP。去看看過去三年拉打型左打正常的BABIP在什麼範圍。就算是擊球最強勁的幾個 – 像是Chris Davis、David Ortiz或Anthony Rizzo – 他們的BABIP都大概介於.280跟.290之間。這些人都是防守佈陣所針對的打者類型,而Schwarber也會是慘遭佈陣毒手所影響的一部分。不意外的,即便他去年球打得非常強勁,Schwarber還是只有.293的BABIP,而我們也不應該預期這個數字會上升太多。
當然,這不是要說Schwarber在2015球季的BABIP是個不可能持續的意外,而即便遭受佈陣他依舊是一名超強打者,所以誰在乎呢?恩,這在某種層面上來講是事實。不過Schwarber在2015年的打擊成績當中有一條我們不該期望他維持,而這條也是他去年能這麼有破壞力的主因;他的長打當中有荒唐的百分比飛過外野大牆。包過季後賽在內,Schwarber去年總共擊出了21支全壘打,但只有六支二壘安打和一支三壘安打,所以他的長打當中有75%是全壘打。這也是為什麼Schwarber打出了.273的ISO,只比Giancarlo Stanton生涯.274的成績低了一丁點。不過沒有人,甚至連Stanton都無法以這麼高的比率將打得扎實的球轉換成全壘打。
事實上,在過去十年裡,根本沒有任何人能達到60%全壘打/長打的比率。在2007到2016年間,所有打數合格的打者當中,將長打轉換成全壘打比率最高的就是Adam Dunn的59%。Jim Thome的58%居其次,再來則是Russell Branyan和Chris Carter的57%、Jason Giambi的56%、和Alex Rodriguez的55%。現在的重砲打者,Stanton和Davis,都是54%。而這些都已經是成熟的重砲打者了,
DB電子試玩
他們每一球都揮的像是要把球打上月球一樣,上場打擊的結果不外乎就是三振、保送、全壘打這三個,而連他們都顯示要將60%的長打轉換成全壘打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以客觀的角度來看,Schwarber不可能能夠持續的將那麼多長打轉換成全壘打。即便你給他依舊是屬於頂尖打者的55%全壘打/長打的比率,那麼他2015年的裳打分不應該會變成12支二壘安打、一支三壘安打和15支全壘打,而不是6/1/21。僅僅是這個差別就讓他損失了12個壘打數,讓他的長打率下降整整50點,而這還是對於他的火力產量很看好,讓他和Stanton和Davis等人排在同一個檔次的情況下。將這些憂慮都堆疊在一起,我想對於Schwarber一定會成為頂尖打者這一點提出懷疑還算是合理的。Contact rate低的拉打型左打必須有怪物般的擊球能力,而Schwarber的長打成績太依賴全壘打了,不太可能長期維持。扣掉幾支全壘打,現在他的實力就比較像是Mike Napoli 了。當然,Mike Napoli沒有什麼不好。他打出了很好的生涯成績,以一名打擊見長的捕手/一壘手的身份打出了超過27 WAR。而他的保送率、三振率和純長打率看起來都跟Schwarber未來的預測值差不多。身為一名右打者,他打出了.308 BABIP的成績,比我們預期Schwarber所會打出來的成績高上一點,但根據他的優勢和劣勢,那120到125左右的wRC+看起來應該是差不多。這個成績是一名強打者沒錯。是一名你會想要擺在你先發打線裡的打者。但身為一名防守端還有許多問題、又剛動完膝蓋手術的人,Schwarber的進步空間我覺得很有限。他有可能突然開始大量的擊中球並且年年出產40轟嗎?當然,什麼都有可能;畢竟連Jose Altuve都成為重砲打者了。但我們應該如此期望嗎?至少根據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我不這麼認為。而如果他是一名防守有問題、強但又不是超強的打者,他的價值大概就在每年1到3 WAR之間,還要看他的防守而定。
這就將我們帶回到必然的問題,也就是把他的價值跟Andrew Miller比對。畢竟,
RSG電子
我們不能只講Schwarber的缺點,而對於Miller頂多一場只能面對六到七名打者就必須被換下來的這件事實卻隻字不提。因為後援是如此多變的一件事,Miller也不會成為球團的招牌球員,所以不難看出為什麼小熊不想放棄五年高於平均的野手去換來兩年半的後援投手。畢竟,就算Schwarber只是一名平均的野手,你送出的還是大概10 WAR 左右的未來產量,而小熊未來兩年半能從Miller身上拿到5 WAR就已經算是很幸運了。【延伸閱讀】:Andrew Miller能換到哪些新秀?不過我們也得考慮到當未來產量和現在的產量相對比時需要打的折扣。尤其對於小熊來講,現在多一勝比2021年多一勝來得有價值多了,而再加上Schwarber所擅長的技能正是會在薪資仲裁時給他優勢的那種的時候,在四、五年之後他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麼價值了。至於未來的一勝要相對打說少折扣,這與其說是科學計算不如說是一門抽象的藝術,而這對每一隊來講都不一樣。對於小熊來講,他們有很大的機會能奪得108年以來的首冠,所以我想這個未來的一勝的折扣應該不小。所以,就讓他有趣一點,以下就是如果每年折扣20%,Schwarber和Miller對於小熊來講的價值:而加上了20%的折扣 – 這很主觀,所以這比較像是舉例說明而非精準評估 – 原本Schwarber 10比3.5的優勢就縮小至4.6比2.8了。這還是不足以補上Schwarber未來的價值,但至少已經讓包括這兩人的這樁交易來到可以考慮的範圍內,尤其是洋基如果再貼菜的話。例如說呢,加上Aroldis Chapman。在小熊的牛棚加上Chapman和Miller,搭配原有的Hector Rondon和Pedro Strop,小熊將擁有全聯盟最好的牛棚,另外再加上他們全聯盟最好的所以其他東西。到了這個點,我想短期的利益已經足夠讓小熊至少考慮交易走Schwarber了。
我知道小熊很欣賞他的性格和他的工作態度,而他有可能會成為那種球團基石,讓保留他的高層有個交代,即便他能換來短期內的大升級。但考慮到我對他進攻端所提出的質疑,再加上他防守端的種種問題,換作是我我就至少會願意跟洋基談Schwarber換Miller加Chapman這樁交易。Schwarber看起來像是一名很好的年輕打者,但小熊也還有其他人看起來像是很好的年輕打者。他們所沒有的是在過去一個世紀內的冠軍獎盃。Kyle Schwarber今年已經沒有辦法幫助他們追逐此目標。Andrew Miller和Aroldis Chapman可以,
RG富遊娛樂城
而在我看來,這短期的升級很有可能是值得長期成本地。 原文網址:http://www.fangraphs.com/blogs/the-value-of-kyle-schwarber/ 更多MLB消息以及文章請追蹤MLB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