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球季開打至今,中信兄弟在投手群的表現仍舊維持著不錯的水準,打擊上則是碰上了包含指定打擊火力供輸,以及在球迷間引起熱烈討論的第四棒人選等問題。 自從2016年找來了林智勝後,中信兄弟的第四棒,由原先的球隊指標─彭政閔,先後經歷過林智勝、周思齊與張志豪等人,期間也不乏由年輕人代扛的場次,但在彭政閔於前年球季結束後退休,林智勝、周思齊與張志豪也都邁向球員生涯尾聲的同時,球隊自然也需要對於四棒的接班人有所準備。 2014年季中選秀加盟的許基宏,原本是被看好的人選,身形高大且具備長打威力,同時間還擁有絕佳的選球能力,再加上守備位置同樣以一壘為主,讓人直接聯想到的就是球隊上一代的不動四棒彭政閔。只不過,生涯前幾年許基宏就數度因為傷勢脫離戰線,2017年更因為開季表現不理想,失去一軍的出賽機會,直到2020年才重返一軍主力陣容,在四棒人選的接班上似乎排序也被向後挪動。許基宏其實是我更看好的四棒人選 在許基宏之後,
濕婆傳說
透過2016年季中選秀加盟的詹子賢,則是球隊新一代的四棒人選,從2017年開始就有過打四棒的紀錄,雖然每年打的次數都不多,但從去年球季林智勝受傷後,球隊直接把詹子賢拉上四棒的位置,以及今年從開季就讓他擔任四棒,不難看出球隊對他的期待。 只可惜,這兩年詹子賢在四棒這個位置上的表現並非十分的出色,至少比起他的全年平均來說是比較差的,這也讓不少球迷開始質疑他是否有能力接下四棒的位置。 老實說,近年不管中外職棒,最強打者在打線上的位置,多半已經從過去大家所熟悉的第四棒,慢慢往前移動到第三棒,甚至第二棒,畢竟棒次越前面,理論上上場的機會越多,讓強打者有更多上場機會,對於整體攻擊力本來就有正面的加分。 而第四棒的位置,在現在的中華職棒來看,更傾向於擺上一名穩定性較高的打者,藉以掩護強大的第三棒或第二棒,免於讓對手閃躲他們,不管是樂天桃猿的林泓育或陳俊秀,還是富邦悍將的林益全等人,都屬於穩定性高,可以量產安打,也具有不錯長打能力的選手。 即便許基宏同樣擁有良好的球棒控制能力,可以以安打模式進行攻擊,但從過往的表現來看,全揮擊的模式仍舊是許基宏比較常使用的打擊方法,相較之下,同樣具備一定長打能力的詹子賢,在攻擊上的確屬於更偏向安打量產型的打法,也因此教練團屬意由他接手四棒的位置並不難理解。 2020年球季,原定的四棒人選林智勝,
ATG電子娛樂城
在開季不久後就因傷缺陣,詹子賢被拉到四棒的位置出賽,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下來,詹子賢整體的數據表現並不十分出色,
QT電子推薦
其中在得點圈的打擊率僅有2成,更被球迷所詬病,在社群媒體上更有不少球迷出現「換人打四棒」的吶喊。 2021年球季,從開幕戰開始教練團就把四棒的位置交給詹子賢,但連兩戰詹子賢都單場打出兩支雙殺打,隨後雖然曾繳出連十場有安打的表現,但因為開幕連續兩戰兩支雙殺打的表現讓人印象太深刻,加上得點圈打擊率也僅有0.231,也讓球迷再次發出「四棒換人打」的怒吼,更認為球隊已經給了詹子賢許多機會打四棒,但他根本打不好,讓他打四棒只是傷害球隊而已。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生涯至今9個棒次都打過的詹子賢,出賽有超過百打席的棒次,集中在第三棒到第七棒,其中他在第四棒的打席數為446,但比起次多的第五棒的415打席,說實在的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在第三棒與第六棒的位置上也分別有超過200與300打席的記錄,對比起生涯至今一共獲得的1693個打席,大約是1/4再多一些,要說他生涯已經獲得了「許多」打第四棒的機會,恐怕這個指控是過於嚴重。 詹子賢生涯3-6棒累計成績(累計至2021/04/18) 棒次 打席 打數 安打 全壘打 打點 犧牲短打 犧牲飛球 四死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得點圈打擊率 3 257 223 84 18 58 1 2 31 0.377 0.445 0.700 0.355 4 446 396 124 16 72 0 8 42 0.313 0.369 0.503 0.275 5 415 382 117 13 59 0 2 31 0.306 0.355 0.482 0.272 6 346 315 94 14 58 2 5 24 0.298 0.343 0.492 0.258 或許你會覺得,他的四棒打席其實都集中在最近的兩三個球季,
平博體育
打不好就是打不好,不要找藉口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他各年的四棒打席次數。 詹子賢各年度四棒成績(累計至2021/04/18) 年度 打席 打數 安打 全壘打 打點 犧牲短打 犧牲飛球 四死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得點圈打擊率 2017 109 98 36 7 25 0 3 8 0.367 0.404 0.663 0.310 2018 87 81 23 2 14 0 0 6 0.284 0.333 0.432 0.346 2019 66 58 22 3 12 0 2 6 0.379 0.406 0.586 0.263 2020 90 73 21 3 10 0 2 15 0.288 0.400 0.452 0.200 2021 94 86 22 1 11 0 1 7 0.256 0.309 0.372 0.231 可以看到,包含今年到4/18打完的比賽在內,詹子賢目前只有一個球季拿到超過100個四棒打席,而近兩年也都只有90個打席左右,撇開還沒打完的這個賽季不說,去年的詹子賢就如同前面所提,僅在林智勝受傷後頂替四棒,扛了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因為成績比較低迷,被教練團調動棒次,而這一調動就沒有再回四棒了。 去年的大象週報中我就曾提過,詹子賢在扛四棒的那段時間,雖然打擊成績不理想,但主要是因為當時他也正好碰上狀況下滑的時期,加上他本身比較容易多想,扛著四棒的時候就特別在意有沒有打回壘包上的隊友,雖然選球沒有太多問題,但因為擊球結果不理想,導致整體打擊成績,包括他的打點能力都表現不理想。 今年球季同樣的狀況又發生了,開季就扛著四棒的詹子賢,不要說是被球迷嫌棄的得點圈打擊率了,連整體的打擊表現都不是太好看,雖然在安打與打點的產量上都名列前茅,但今年多次看到他出棒選擇沒有問題,打得不錯卻被對手沒收的畫面,時間一長,自然帳面打擊成績跟著下滑,也讓球迷更有機會拿著成績對他指東罵西。 身為陣中的第四棒,球迷的檢視自然是會嚴格許多,要說詹子賢完全沒有弱點,或許也說不過去。從他調離四棒的報導中就可以看到,詹子賢知道球迷的責難,但對於他來說,
九州娛樂城
真正困擾他的,也就是前面說到的,身為中心打者的他覺得該為球隊打進分數,但即便打得好還是常常打進防守方的手套,多次下來已經打到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從這樣的發言中也不難感受出,詹子賢對於某部分的壓力排解其實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攤開詹子賢過去的紀錄來看,升上成棒等級後,除了2016年的哈連盃,以及2018年的亞運之外,詹子賢並沒有其他的國家隊紀錄,少了那種面對陌生對手需要短期進入狀況的考驗,少了那種在臺灣背負國家隊壓力的經驗,對於他的自我調適這一塊,其實本來就是一種考驗。 在他有打四棒紀錄的前兩年,陣中主力打擊群包含林智勝、周思齊和張志豪等人都比現在年輕,陣中當時也還有包含彭政閔,
QT電子
甚至現在已經轉隊的蔣智賢等優秀打者可以在他後面當靠山,讓他不用擔心著自己打不回壘上跑者球隊就拿不到分數。 近兩年的中信兄弟打線的狀況則有所不同,林智勝因為傷勢關係長期缺陣,周思齊因為年紀漸長,整體攻擊威脅性與三四年前出現落差,張志豪雖然成績不差,但今年棒次遊走在三棒、五棒與六棒之間,去年則多半扮演三棒與四棒角色,缺少了一個夠有力的五棒打者,也讓投手在面對詹子賢的時候,更有閃躲的空間,在後段棒次攻擊威脅性較低的情況下,單單責怪打第四棒的詹子賢成績不佳,似乎也太過苛責他。 如同我在開頭的時候就說過的,中信兄弟對於球隊新任四棒的接班人早就應該要,也確實有開始準備,既然球隊認定了詹子賢是未來的第四棒,就不應該因為這段時間的表現不佳,就直接拔掉他的第四棒。從詹子賢被調離四棒的比賽,林威助總教練的發言來看,詹子賢調離四棒應該只是暫時的事情,也希望這個決定真的只是讓詹子賢暫時調整心情,更期待他能夠突破這樣的壓力,成功接下黃衫軍新任四棒。 圖片來源:兄弟FansClub、運動視界授權使用影片來源:中華職棒官方Youtube頻道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