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Wilson、佈局投手的市場價值

站上的寫手Redsniper在上個禮拜發了一篇為什麼交易Justin Wilson是個好主意的文章,內文提到的內容,和我最先對於這筆交易的看法剛好相反;不過redsniper的這篇文讓我重新思考了這筆交易,究竟像是Wilson這樣的佈局投手有多高的市場價值?在那篇文章,我認同的地方在於Wilson對於洋基本身的價值是真的沒有像去年那麼高,理由當然是因為扣除Wilson外,今年的洋基牛棚還有像是Dellin Betances/Andrew Miller/Aroldis Chapman的三本柱。基本上今年High Leverage的局數都會被這三本柱大量佔據,所以洋基仰賴Wilson的程度當然不會像去年那麼重,至少理論上是如此。然而我有個疑問:就是現在的自由市場,似乎給類似Wilson這樣定位的投手更高的價值認定;在Redsniper的文章中,他看法是這樣: 我當然能理解Redsniper在文章中的核心論述 — 以洋基自己的內部需求來說,

1XBET娛樂城

Wilson是個多餘的Surplus,並不是一個不能割捨的球員;況且考量到年資會持續縮短,這時候交易掉Wilson當然會有最高的交易價值(因為現階段的薪水也最便宜,未來會隨著年資增長而會有更高的仲裁年薪)。那麼既然我認同這樣的觀點,為何我在Redsniper發那篇文章之前,會有認為這筆交易對洋基稍微不利的觀點?我認為這是值得討論的話題。站上另外一名寫手北極熊也在他的文章表示過,他覺得Wilson被交易到老虎換回來個包裹看起來太輕,所以這也不單單只是我一個人的觀點。在Redsniper的文章留言處,北極熊也提到他認同Wilson的確是洋基可以這時候賣掉的球員、但問題是拿回來的東西看起來太少(這兩點跟我的想法沒有相去太遠)。那麼為什麼我一開始會認為Wilson被交易掉所換回來的包裹看起來頗輕呢?理由是今年自由市場明顯高漲的中繼投手行情。  在前幾天我這篇「牛棚投手值得大合約嗎?」的文章中,我提到今年的自由市場開始給中繼、非終結者類型的投手越來越多的薪水;而Wilson看起來似乎就是這樣類型的球員。那麼Wilson的實力在自由市場上可能會有多少價值呢?由於Wilson包括今年球季算在內有三個球隊可以控制的年份;要找出他未來三個賽季能有多少價值,我們可以看市場上剛好拿三年合約的中繼投手,觀察他們拿到的薪水。幸運的,這個賽季有幾位牛棚投手剛好也簽下了三年合約,包括Shawn Kelley、Joakim Soria、Ryan Madson、Tony Sipp,而我要找出的答案是Wilson和這些球員實力到底相差多少。首先這裡頭最便宜的是Kelly/Sipp,這兩人分別簽下三年15M、三年18M的合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Sipp和Kelly已經32歲、Wilson才28歲,所以Wilson有年輕四歲的優勢。 另外由於Wilson的年資只能符合仲裁資格,因此老虎可以隨時在Wilson炸掉的隔年選擇不與他續約,讓他進自由市場,但對於國民、太空人來說,Kelley/Sipp簽的是自由球員合約,代表這兩人投的再怎麼爛,球隊沒有「跳脫合約」的權利。再來以下是這三位投手過去三個球季的數據:Justin Wilson:194.2局、8.6K/9、3.61BB/9、0.51HR/9、0.268BABIP、2.3WAR、83ERA- /86FIP- / 95xFIP-Shawn Kelley:156.1局、11.57K/9、3.34BB/9、0.98HR/9、0.309BABIP、2.3WAR、97ERA- /78FIP- / 80xFIP-Tony Sipp:142.2局、10.54K、3.41BB/9、1.01HR/9、0.253BABIP、1.7WAR、82ERA- /89FIP- / 94xFIP- 由於Wilson在過去三個球季的健康狀況維持的比另外兩個人還要好,因此他的局數累積的更多。從上面的數據來看,Wilson的防禦率比Kelley好看很多,而且考量到年紀小四年、合約是非保證約,他未來三季對於老虎的價值有很大的機會大於三年領15M的Kelley。當然我知道從FIP/xFIP這類進階投球數據來看顯示Kelley比較好一些,而或許過去三年Wilson的BABIP值實在是有點低(聯盟平均大約0.295;他只有0.268),

金旺5298娛樂城

也許有迴歸地表的可能性,而且過去三季Wilson受益於兩年待在海盜球場,被打出去的飛球也只有7%的比率飛出全壘打牆,這些都可能是好運、也都有可能迴歸聯盟均值無誤。不過這表示進階數據真的是完全客觀的嗎?也許不盡然。以下是過去三年球季Wilson、Kelley的擊球數據比較: Justin Wilson 被拉打比率 內野高飛球比率 軟弱球率 強勁球率 2013 28.8% 16.7% 25.9% 18% 2014 34.6% 16.4% 29% 17.9% 2015 37.8% 13.6% 19.9% 25.6%   Shawn Kelley 被拉打比率 內野高飛球比率 軟弱球率 強勁球率 2013 36.1% 11.5% 14.3% 36.1% 2014 43.9% 7.1% 21.2% 28.8% 2015 37.8% 12.8% 19.7% 30.7%  我想這些數據很明顯了。FIP/xFIP等投球進階數據的確認為過去三季的Kelley健康在場上投球的時候,表現比Wilson稍好,但這類投球進階數據為了革除守備影響,因此只考慮三振、保送、全壘打這三項主要投球因素。就這方面來講,Kelley的確表現比Wilson還要好,然而從這兩個表格可以發現若是全盤排除守備影響,Wilson會被低估:理由是他被打出去的球比Kelley更好防守,但這點不會反映在FIP/xFIP上面。因此縱使過去三季兩人都交出了2.3WAR的數據,但被打出更多軟弱球、更少強勁球、更多內野高飛球(在大聯盟等同自動出局數)、以及比較少被拉打(意味著比較不會讓打者展現更多力量)的Wilson,

信用版

顯然是一個可能被進階數據低估的案例。沒錯,

運彩單場

他過低的BABIP、HR/FB(被擊出飛球出牆的比例)的確可能是有一些好運贊助,但我們也必須考慮他被擊出的球比Kelley更好防守,因此進階數據可能會錯估這兩人實際的球技差距。 如上述,兩人過去三季的WAR都是2.3,但這是用FIP去計算WAR值得到的結果;如果用投手的實際失分去算WAR,兩人過去三年是Wilson的3.0對上Kelley的0.4,用ERA可能高估Wilson和Kelley之間的差距沒錯,但我同樣不認為兩人過去三年是貢獻度一樣的投手(因為進階數據會低估Wilson);所以事實可能是介於中間。如果過去三季貢獻度比較低、老四歲、合約又是保證約的Kelley都可以在自由市場上拿到三年15M,Wilson未來三季的市場價值很明顯會超過這個數字。Sipp這個球季和太空人續簽了一張三年18M的合約,而這也是在他比Wilson老四歲的情況下簽的。Sipp過去三季的ERA- 和Wilson幾乎一樣,但他的局數比較少;兩人的進階數據也差不多。在這個情況下太空人依然給了同樣老四歲的Sipp一張18M/三年合約,和Kelley的相去不遠,所以像是這類成績的後援投手,究竟有多少市場價值應該已經很明顯。  雖然說Sipp和Kelley去年球季都投的比Wilson還要好一些些,但差距沒有大到讓我們足以忘記過去三季其實三人表現差不是很多、Wilson年輕四歲的事實。如果說市場願意給Sipp、Kelley這種投手三年15~18M的合約,那麼我認為宣稱Wilson的市場價值可以有三年21~24M,應該不會是太誇張的說法。幸運的事情是去年剛好有兩個投手拿這個區間的價碼,正好可以拿來和Wilson比對:皇家隊開季前用三年25M簽下了Joakim Soria、運動家隊用三年22M簽下Ryan Madson,而這兩人去年也都是佈局投手,所以Wilson和這兩位投手也有比照的價值。Soria今年即將32歲、Madson已經35歲,所以在這兩人身上Wilson分別有4歲、7歲的年齡優勢。以下這三人過去三季的數據:Justin Wilson:194.2局、8.6K/9、3.61BB/9、0.51HR/9、0.268BABIP、2.3WAR、83ERA- /86FIP- / 95xFIP-Joakim Soria:135.2局、9.29K/9、2.59BB/9、0.8HR/9、0.276BABIP、2.0WAR、74ERA- /80FIP- / 84xFIP-Ryan Madson:63.1局、8.24K/9、1.99BB/9、0.71HR/9、0.249BABIP、0.9WAR、53ERA- /77FIP- / 82xFIP- 在討論投球成績之前,我想最值得一提的當然就是Soria/Madson過去幾年的傷痛史問題。Soria在2012年因為傷痛整個球季都沒辦法投球,直到2013年季中才回歸,而近三季的防禦率是3.8/3.25/2.53,還不錯但並非很頂尖;根據過去三季的累積數據,他的ERA/FIP/xFIP如上所列,並沒有明顯擊倒Wilson,縱使是有一點優勢,但過去三季健康出賽的Wilson在局數貢獻、WAR值的數字上還是略優。沒錯,我認同現在的Soria已經是100%健康的說法,所以我們也許要給Soria去年的球季數據給予多一點考慮,但事實上去年賽季Soria的進階數據是過去三季最糟糕的一年(3.71FIP/3.57xFIP),儘管防禦率只有2.53。對於我來說,個人並不認為過去三季的Soria有比Wilson高明太多,就算有,乃是因為他這兩季終於可以健康投球,但我不認為Soria去年的進階數據能幫助他甩開Wilson。 縱使我們不考慮過去三年的健康問題,Soria/Wilson的數據並沒有太大差距;最接近現在的2015賽季顯示Soria是一個防禦率比較好的投手無誤,但FIP/xFIP這類進階數據證明他沒有比Wilson好太多。在之前的文章,我有提過終結者過去幾季可以在FA可以拿到比較多錢;而Soria過去幾年擔任過終結者的背景,當然是有幫他加分的可能性;但同樣的他也比Wilson老四歲,所以縱使我不會反對那些認為Soria價值大於Wilson看法,但很明顯的Wilson和Soria數據差距也沒有那麼遠。Soria過去三季的三振/保送都比Wilson漂亮,而Wilson如果未來幾年偏低的HR/FB(飛球被打出全壘打牆的比率)獲得上修,那麼我們幾乎可以說Soria有比較高的機率投得比Wilson好。但這是以完全忽略Soria受過大傷、以及更高老化風險(老四歲)這兩個因素為前提。  那Madson呢?他的情況跟Soria很相似,同樣是終於在最近的賽季終於證明身手高超、但在這之前有過重大傷痛。跟Soria一樣,Madson去年優異的數據的確要給多一點考慮,但另一方面我認為他比Wilson整整老七歲、而且受過大傷這兩點同樣得算進去風險因素。在2011年替費城人投60局之後,

娛樂城首儲

Madson在2012、2013、2014年都沒有替任何一支球隊投過任何一局,

世界娛樂真人

雖然他上一個賽季繳出63.1局、2.13防禦率/3.09FIP/3.32xFIP的好球,要跟他簽三年約的風險依然擺在那。再者,縱使他去年的防禦率比Wilson還要優秀,但若是看用投手失分算成的RA9-WAR,Madson的1.9和Wilson的1.4沒差多少;如果說去年的進階數據顯示Wilson的防禦率是運氣灌水,那Madson似乎也可以有同樣的說法。在受傷之前Madson依然連續兩年都有2.37/2.55的防禦率表現,所以當然可以說他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後援投手,但我認為比Wilson老七歲、以及受過大傷這個風險,就足夠讓必須簽三年的Madson價值受到一些打折。 我敢說如果Madson的2012-2014賽季沒有發生,連續三季防禦率低於3的身手,絕對不會讓他只有三年22M的身價。也許他現在的球技真的還是比Wilson好,但我個人看不到他和Wilson的數據差距大到足以可以抵銷老七歲、以及三年沒在大聯盟投球的風險。也許Wilson的價值不該比去年球季重新證明自己的Madson/Soria還要高,但我同樣不認為Wilson未來三季的貢獻會跟這兩人有太明顯的差距。把Sipp/Kelley/Soria/Madson這四個和Wilson實力數據相差不遠、並且同樣簽三年的牛來看,我想今年才28歲的Wilson要在自由市場上值三年20~25M並不困難。在Redsniper的文章提到一個非CL的中繼牛價值不會高,而我認同對現在的洋基來說也應該是如此;不過對於其他29支球隊來說,今年是一個要花一些錢才能簽到好中繼的球季,想要Sipp/Madson/Soria/Kelly這類的投手,他們的價格都很固定的鎖定在三年18~25M之間,而我個人並不認為Wilson的價值應該比他們低。  所以如果要我丟出一個數字,Sipp/Kelley/Soria/Madson這四個模板讓我推估28歲的Wilson未來三年價值應該20~25M跑不掉。未來兩年Wilson實際的仲裁薪水我們尚未得知,但就算是每年跳兩倍,老虎三年下來也只要給他1.5M/3M/6M的預估薪水,考量到仲裁庭不會給沒辦法累積救援成功的投手高薪,三年10M已經是很慷慨的預估薪水,而且這還不是保證薪資,如果未來三季Wilson有重大傷痛無法出賽,他幾乎沒辦法獲得太多加薪。一個市場上值20-25M的中繼投手說實在的真的也不是什麼多貴的球員,但當擁有他的球隊可以少付他10~15M的薪水,交易價值還是很明顯存在的。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10~15M的交易價值大約就是一個百大很後段的新秀投手;之前我給的數字是百大新秀75-100名的投手價值15.6M,所以我們當然還是可以說Wilson的交易價值頂多就是只能溝上邊,真能換到還要靠點運氣。我不會不認同這個說法,但洋基在這筆交易中拿到的主菜Luis Cessa不只不是百大新秀,而且還差的可能有點遠。另外一個拿到的Chad Green也是相同的情況。根據去年Fangraphs的新秀榜單,在已經特別貧弱的老虎農場中,Creen還是一個被排第21銘的新秀,在大都會去年的新秀榜單中,Cessa的排名更是只有27。也因此理所當然的在FG的200大新秀榜單中,Green和Cessa的名字完全沒有被列在上面,表示去年兩人的評價都是200名以外,更不要說接近百大新秀;然而根據上面的價值論述,就算Wilson沒有百大新秀的價值,他也似乎沒有差那麼遠。 當然這些都是去年的新秀評價,那今年最新版的呢?這是洋基今年的29大新秀,Cessa的名次僅僅只有27名、Green的名字更是完全沒有出現在上面。當然這些都只是球探報告,不過值得一提的是Fangraphs這兩年寫新秀的是不同的兩個作者,去年是Kiley McDaniel、今年是Dan Farnsworth,而根據這兩個人的觀點,他們都認為這兩個投手在大都會、洋基、老虎農場都連前20名都排不進,而且是連兩年都是這樣的評價。所以縱使Wilson的交易價值可能真的離百大新秀有一點距離 — 但如果我們可以接受Wilson有至少10M以上的交易價值,那麼被擠出百大名單、但距離也不會太遠的新秀也許是洋基有機會去換到的。沒錯,我的確認同Wilson現在的交易價值是高點,而且考量到洋基牛棚的現況,Wilson並非不可或缺的中繼牛,所以拿去換新秀自然不是不行。 不過為什麼我之前在寫文章的時候會提到這筆交易有點虧?我認為考量到今年價格上升的中繼投手自由球員,也許Wilson的交易價值不只Green+Cessa這樣而已。當然,在Redsniper的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有關Cessa實際在場上投球給他的感覺,而我也相信Redsniper在這方面的能力 — 在田中將大在美國投任何一球之前,他就寫過文章提到田中的速球在大聯盟可能會是個問題;而根據Fangraphs的統計,田中過去兩季快速球的價值是聯盟前十差勁,這還是在他有很多時間傷停的情況下累積的數據。所以也許Redsniper是對的,也許Cessa的投球情況真的比球探報告中還要好,而如果事實真的是如此,那Wilson的交易案當然不會完全說不過去。  不過我原本的想法在於,由於沒有機會親眼見證Cessa的投球,所以我只能看他的球探報告;而Green、Cessa的Fangraphs球探報告都指出他們是連200大新秀都無法沾上邊的新秀,在我看來(至少之前是如此),以今年後援投手的行情,第一時間來看才28歲的Wilson只能換到兩個兩百大新秀以外的投手,如北極熊所說,乍看下來這包裹是真的有點輕。Redsniper在文章提到Cessa的情況,似乎比我在球探報告看到的還要好(很明顯的球探報告給Cessa評價真的沒那麼高),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麼這筆交易也許可以說的過去。不過在我不是新秀專家的前提下,Fangraphs連兩年都給Cessa大約40Future Value的評價(50是合格的大聯盟球員、80滿分),用他來當作換三年的Wilson似乎是有點輕的包裹,乍看下來是如此。 至少以老虎隊的角度而言,我認為用這兩個新秀,就可以讓他們不用花三年25M這樣的價碼去市場上找更老、但數據沒有比Wilson好多少的後援投手,就算是一個大勝利。中繼投手或許好取代,但今年和Wilson同等級的後援似乎都拿了不少錢。以洋基隊的角度而言,我想這就要看我們怎麼衡量Cessa —照Redsniper看他的觀點,也許他的價值真的足夠補上Wilson的空缺,而田中將大的例子也說明,Redsniper在看球員這方面的能力遠高於不少人。不過從球探報告上的內容和他們的價值評判,兩個兩百名不到的新秀就可以換走三年的28歲優質中繼投手,這是讓我(或北極熊,whatever)起初認為洋基做的這筆交易不夠好之原因。今年自由市場上,和Wilson同等級的投手確實都拿到了很不錯的合約。  圖片來源:http://www.zimbio.com/歡迎光臨MLB Corner收看更多棒球文章!!如果希望看到更多其他運動的好文,也歡迎找Kal El Sports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