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是近代臺灣棒球由黑翻紅的關鍵時刻,代謝完「假球案」陰霾、「中國隊賽事」挫傷;臺灣棒運在中華隊精彩表現下萌生新芽,再次掀起熱潮。直至今日,中華職棒大聯盟重新回到六隊規模,越來越多年輕球員打出名堂,職業環境充滿競爭,整體棒運發展日漸蓬勃。【不要忘記我】系列希望紀錄下這些年為棒運磨刀鑄劍的球員,既使現在已經離開職業層級但他們的貢獻,依然值得回味。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重新擦亮「國球」招牌,該屆經典賽力邀王建民、郭泓志、陽岱鋼及林哲瑄等旅外頂尖球星組隊參戰,當時陣中有一位旅日球星剛繳出證明自己的「生涯年」表現,
戰神賽特詐騙
且左投優勢讓球迷備受期待;他就是「陽大哥」陽耀勳。 當時,被總教練寄予厚望擔任「抗韓」之戰第一棒;先發投手,後來的故事相信棒球迷現在仍然印象深刻,陽耀勳先發只投了2.2局,但卻獲得了滿場掌聲,不是教練團策略調度,而是他心中那顆「熱衷打棒球」心使然。據報載,陽耀勳表示,這場比賽是他一直很想丟的賽事,簡單一段話便能感受到他當下的期待與拼勁,可惜棒球之神給了點小關卡,在無失分的好狀態之下手指頭卻破了皮,
QT自由國度試玩
而且傷勢看來並不輕。
請繼續往下閱讀
淨白的白褲突然之間綻出一片鮮紅,陽耀勳持續用球褲包覆、擦拭著投球的左手。隨著現場暫停的時間越來越長,地主球迷也開始鼓譟,當然還沒有所謂的LED大螢幕,至少外野的球迷對於狀況是相對不清楚的,隨著陽耀勳走下球場,場邊新聞也陸續以快訊出刊,球迷雖然感到可惜,但更多是捨不得的心情,不確定是不是時間久遠,但我總印象當時在陽耀勳下場之後,全場臺灣球迷的心緊緊相連,為了勝利而吶喊,至今想起來都還會起雞皮疙瘩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陽耀勳是出身臺東的原住民選手,不但來自臺灣棒運最重要的人才庫,其血緣基因也是大有來頭,是俗稱「臺東陽家」的棒球世家,棒球之於他生涯,早在出生那刻就注定得要打了,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完整參與各級棒運重點培育中心,每個階段都是在「棒球學校」學習成長,從臺東到臺北,陽耀勳不停地展現天賦,從投手到打者持續用資質拓展未來道路,延續家族好口碑,為後生晚輩打開視野。 在基層棒運求學階段,陽耀勳多次入選國家代表隊,打過各式各樣洲際、國際比賽,其中最關鍵一役應該是2005年亞錦賽,當時陽耀勳以投手身份入選,但出賽都是指定打擊且擔任中心打線第三棒,
牛牛百家樂
還繳出全壘打表現,這位「又投又打」選手在當年可是難得一見的奇才。當時亞錦賽在日本舉行,同時受到王貞治大前輩關注,順利打開旅日打球的道路,加盟福岡軟銀鷹隊。 除了王貞治大前輩照顧,加上陽耀勳對於棒球的熱情與努力,很快在旅日第一個完整球季就迎來一軍初登板,只可惜好的表現未能延續,加上軟銀鷹隊在軟銀集團接手後(2005~2007)都能維持聯盟前半端的競爭力,剛好自己又碰上傷勢困擾,天時地利人不合的情況之下,使得陽耀勳在二軍沉落多年,只能偶爾上一軍觀光。 一直到了2010年,應該已經融入當地及球隊文化,陽耀勳獲得更多一軍比賽的機會,首次投超過雙位數局數,單季累積局數超過32局,投球樣本局數拉高,還是能繳出28次三振的表現,雖然控球穩定性及壓制力還是有改善空間,但整體內容及進步幅度,媒體都給予正面評價。 不能說陽耀勳是一位充滿爭議的選手,但我認為在許多階段確實沒有獲得相對正確的幫助或規劃,現在回頭看他職業發展之路,顯得有點崎嶇。2010~2012這三年,軟銀鷹隊完成二連霸紀錄,陽耀勳表現落差也比較大(尤其2011年),
TU娛樂城不出金
2012年回過神來繳出旅日最佳成績,卻出現生涯規劃及合約問題,接著經典賽遺憾,
雷火體育
二軍表現也走鐘,當年軟銀隊整體表現也不好(年度戰績落到後半端),季末進行大幅度人員調動,陽耀勳也獲球隊續約,結束近七年多的旅日生涯。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2015年我認為是陽耀勳職棒生涯最大低潮,不過也為他帶來關鍵轉機。當時先是去了一趟美國爭取自我挑戰的機會,可惜投球表現實在差強人意,根據報導,控球狀況甚至整體投球機制問題無法改善,也讓美國掏金之路短短半年曲終人散。為了延續棒球生涯,陽耀勳只能回臺思考下一步。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入中華職棒成為陽耀勳下一個目標,中華職棒各隊也在他回臺後緊鑼密鼓地觀察實際狀態,當時棒球屆普遍認為他的控球幾乎完蛋,反倒意外發現棒球基因也有點到打擊跟接球表現,那個時代還未開發「二刀流」,許多建議都指向「棄投從打」之路。 後來陽耀勳仍舊選擇以投手身份投入中華職棒選秀,結果未獲任何一支球隊關注,以落選收場。只要你夠堅持「天無絕人之路」,當時的Lamigo桃猿隊給了陽耀勳一張野手合約,從自主培訓到二軍例行賽,陽耀勳都展現他天賦異稟的棒球資質,很快地站上一軍舞臺,以外野手身份開啟「亂刀流」時期。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年登上一軍後短短25場出賽,繳出四成打擊率,並且接下球隊「開路先鋒」位置,甚至進入總冠軍賽名單,奇蹟般的表現,讓球迷不得不佩服陽耀勳的天份跟適應能力,該球季他還寫下中華職棒單季最快30安紀錄保持人,大家別忘記在兩年前他還是中華隊「先發投手」呢…… 陽耀勳打擊表現經常出現非一般的選擇,也因此獲得「亂刀流」稱號,而這把棒球之神賜給Lamigo桃猿隊的寶物,在2015年總冠軍賽可是殺得中信兄弟隊措手不及,八月才註冊球員,十月擔任總冠軍賽先發第一棒左外野手,而且還是整個系列戰包括關鍵G7都是由他先發,7場比賽貢獻7分打點,打擊率三成、上壘率四成、長打率五成……,表現還比第五棒陳俊秀還出色,亂刀流陽大哥開始風靡中華職棒。
陽耀勳在Lamigo桃猿隊(包含易主樂天桃猿隊)總共待了7個球季,跟他在日本職棒差不多,但卻是以野手身份生存下來,
真人輪盤
去(22)年球季轉戰富邦悍將隊,中華職棒生涯累積達8個球季,超越旅日時期,如果說一開始,陽耀勳便以野手身份挑戰職棒,現在會不會多添一名臺灣棒壇名人堂候選人呢? 中華職棒8個球季,一軍成績累積出賽超過350場、1254個打席,打擊率剛好三成、上壘率及長打率分別超過三成五及四成五,還外帶37支全壘打以及40次盜壘成功,這樣的選手我肯定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了。 雖然陽耀勳未必能排在中華職棒全明星球員的層級,外界對他評價也是好壞參半,但我相信他的存在肯定激勵了許多職棒球員以及基層選手,「永遠不要畫地自限」只要你仍然持續堅持著,棒球之神終會替你找到舞臺。 今年球季陽耀勳未獲富邦悍將隊續約,目前轉戰業餘臺中成棒隊,持續為他所熱愛的棒球運動而努力;職棒生涯超過15年、打過國家成棒代表隊、一次入選中華職棒明星賽、一次奪下中華職棒全壘打大賽冠軍。他放棄過方式;「棄投從打」延續棒球生涯,但從未放棄過目標及夢想,無論他在哪裡,我想這段故事都能砥礪所有棒球人吧。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授權 想參與更多棒球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 更多職業賽事資訊只在 運動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