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接下來要講的,是日本高校棒球史上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的一間學校,以及非常有名的兩位選手。 這間學校在日本高校史的重要程度,我去的當時這間學校的球衣就是擺在甲子園歷史館進去第一眼看到的兩件球衣,而且還擺在最前面。 「PL學園」,我在teenage時唯一知曉的日本高校。 初次看到「PL學園」,
信用版申請
應該是在《體育世界》,當時還以為是雜誌排版出錯,怎麼會用兩個看似不相干的英文大寫當作學校名稱。說實在的,當時的雜誌報導內容早忘光光,
鉅城娛樂城
只知道這所名字很奇怪的PL是一間日本高中的名稱,在所謂的「甲子園青棒賽」(當時也不知道甲子園有分春季與夏季)有相當出色的表現,是所謂的「名門」。同篇文章還有另外一個校名很奇怪的「取手二」也是因此留下了印象,我與日本高校棒球的初次接觸,現在記得的也就上面四個括號內的關鍵字而已。 隨著年歲漸長,對日本棒球的理解也逐日加深,加上網路帶來的豐富資訊,也得知PL學園在日本高校野球創下的豐富功績:1956年創部,1962年首度進軍甲子園(春甲),1978年首度奪得甲子園冠軍後開始進入黃金期,1981、82更創下春甲二連霸的難得記錄,對其他學校而言,這可能足以寫進校史的最顛峰,但是對PL學園來說,真正的盛世尚未開始。 1983年4月,一群新生通過重重考驗,進入PL學園硬式野球部。挾著連兩屆春甲冠軍、一次夏甲冠軍的威名,自然吸引了各方好手,能入選的都是各地方聯盟的王牌投手或主砲。在這群高一菜鳥裡面,有位身高僅170出頭的瘦弱投手,與另一位身高破180的內野手,卻將在四個月後轟動全日本,甚至成為日本高校史上最強的投打搭檔。 這位小個子投手姓「桑田」,羅馬拼音為Kuwata。那位內野手的姓叫「清原」,羅馬拼音是Kiyohara。 因為兩人的姓同為K開頭,後來這組搭檔被定名為 「KK搭檔」 高一要突破數十位競爭者(包含高二高三學長)成為十八位正選名單就已經非常困難,如果在輸一場就要回家的夏季甲子園(包含地區預選+正賽)讓高一菜鳥擔任主戰投手與第四棒,而且還是PL學園這樣的名門,更是匪夷所思。從大阪地區預賽第四輪開始,「投手,桑田」「四棒,清原」就成為PL學園監督中村順司此後三年「歐打」(Order的日文發音,指賽前填寫的該場比賽先發與替補選手名單)絕對不動的兩個先發位置。在預選賽KK第一次聯手出擊時,桑田就投出二安打完封,清原也敲出全壘打助陣,並「輕鬆」的拿下大阪代表權進軍甲子園。 KK的第一次重大考驗,在1983年夏季甲子園四強。 這場比賽KK遇到的對手,
TFgamimg體育
是強、很強、非常強的球隊。是剛在半年前的春甲獲得史上第四次「夏-春連霸」(從前一年夏甲到隔年春甲連續取得冠軍),正打算挑戰史無前例的「夏-春-夏」連霸的池田高校。到這場比賽之前,池田高校在正式比賽已經36連勝,是貨真價實的超級強豪。 在這裡要簡單提一下池田高校的過往,1951年,剛從東急飛行者結束職棒選手生涯的蔦文也回到故鄉德島縣的池田高校擔任社會科老師,因為有棒球底子隔年(1952年)就擔任池田高校棒球隊監督,但因地處偏僻且戰後物資缺乏,池田高校的戰績一直不很理想,甚至在1971年學校做出「廢部」的決議,不再招收棒球專長新生。或許是危機意識的刺激,蔦文也在同年首度帶領池田打進夏季甲子園,但沒能改變校方廢部的決定。到了1974年,蔦文也帶領著池田高校最後剩下的11名球員進軍春季甲子園,以如此殘缺的陣容,卻跌破大家的眼鏡一路挺進冠軍戰,雖然最終以亞軍作收。卻也引起輿論的重視,奇蹟般的讓學校撤回廢部的決定,日後還成功奪下甲子園冠軍,成為真正的名門球隊。有關蔦文也與池田高校的傳奇,可以參考下面的影片: 再回到82年的這場四強決戰,池田高校派出的先發投手是幫助球隊取得春甲冠軍的王牌投手水野雄仁(後來被巨人選走),當時水野最著名的武器就是超高校級的快速球,但當天不知是否水野狀況不佳,第二局就被連敲兩支安打丟掉一分,這時上場打擊的正是桑田真澄,兩好球後他心想: 「水野的球出乎意料的不快,但又一臉瞧不起我的樣子,好!我就打下一球!」 心念已定,桑田抓準水野雄仁想急於解決打者一定會丟好球的心理,鎖定速球大棒一揮,只見小白球就這樣飛過「安全地帶」,直上左外野看臺。這是一支兩分全壘打!而且這支全壘打也擊垮了水野的鬥志,下一棒也緊接著Back-to-back敲出一發陽春彈,二局結束水野就狂丟四分讓池田陷入苦戰。但池田並非就此束手,打擊也很努力的多次製造得分機會,
魔龍傳奇試玩
但都被桑田高超的投球技巧給化解危機,最終池田高校竟以0:7的懸殊比數敗給PL學園,也把「傳奇」的臂章遞給了PL學園。 隔天的冠軍戰,PL在清原的先制全壘打與桑田6.1局無失分的好投下,以3:0完封橫濱,拿下1982年的夏甲冠軍。當桑田與隊友跑向三壘側阿爾卑斯看臺接受並回報應援團的祝賀時,他心裡想的是「果然選擇PL學園是對的,以後還會有四次這樣的機會。」 如果桑田講的是「進軍甲子園」,那他確實說對了,但假如是「享受冠軍的滋味」,那麼桑田當時的想法就犯了「年少有成」的大忌:把奪冠這件事想的太簡單。 84年,KK雖然在春甲、夏甲都打進決賽,但春甲面對首次出場就打進決賽的巖倉,桑田雖投出高達14次的三振,卻在八局下丟到唯一的一分,打線也沒能支援下痛失冠軍;夏甲對上取手二,六月底差點以完全比賽壓勝的對手,卻因大雨攪局讓比賽延後開打讓桑田的控球狀況一直調不回來,雖然隊友很努力的幫桑田拿下分數,但清原卻在取手二監督木內幸男採取「內角球徹底攻略」的壓制下,打擊徹底被封鎖,尤其九局下PL好不容易追平比數,且一出局一壘有人的情形下,清原還是被內角球給三振出局,十局上氣力放盡的桑田一口氣丟掉四分(包含一發三分彈)被K.O.下場,最終以4:8敗給取手二,再次與甲子園冠軍擦身而過。 1985年,KK最後的高中歲月,雖仍獲得春甲出賽權,卻在四強被擁有渡邊智男的伊野商所阻擋,連決賽都打不進去,這時許多雜音開始出現,甚至連高野聯內部都有「(PL的KK)因為一年級就拿下錦標,求勝意志似乎變弱了」的聲音出現。但一反常態的是,面對KK的最後一次夏日,PL學園的練球氣氛反而變的輕鬆,甚至練習時還放著搖滾音樂。中村監督也說用高壓的強迫指導效果有限,還不如讓孩子們自主練習。而這種讓選手自主思考的訓練方式,也在最終決戰發揮了作用。 在預賽與前四戰都輕鬆過關後,KK終於面對高中生涯最後的大賽-85年夏甲決賽,遇到難纏的宇部商,雖然桑田這場比賽失掉三分,但在清原敲出兩發陽春砲與隊友協力下,八局打完兩隊戰成三平,九上桑田成功守住沒有失分,九局下半PL前兩位打者都無功而返,正當大家都認為「難道又會像去年一樣進入延長賽」的惡夢即將重現時,PL這年暑假的自主訓練開始出現效果。安本擊出二壘後方德州安打上壘,這時打者輪到三棒松山,因為下一棒是清原,宇部商投手無論如何都要解決松山。兩好一壞時(包含數記界外球),安本在投捕有防備下仍成功盜上二壘,最後松山擊出飛越二壘手上空且一路滾到中右外野全壘打牆的再見安打,讓安本回到本壘,讓KK的最後一個夏天在歡笑與淚水中結束。 KK在整個高中生涯創下了五次甲子園全勤(因學制與職棒選秀因素,日本高三生是無法參加第三次春甲)的難得記錄,替PL學園拿下兩次夏甲冠軍,桑田在整個高中生涯(含練習賽)拿下70勝7敗,ERA1.31的驚人成績,五次甲子園通算拿下20勝(3負)更是日本更改學制後的通算勝場第一;至於清原,用「以全壘打在甲子園寫日記的男人」來稱呼他絕不為過。清原更是至今甲子園多項全壘打記錄的保持人,包含通算全壘打(春甲4發、夏甲9發、春夏合計13發)單屆最多(春甲3發、夏甲5發)以及單場最多(春甲2發-與其他19人並列、夏甲3發,與平田良介並列)。至今只要跟全壘打有關的甲子園紀錄,都有清原的名字。雖說日本高校歷年有不少優秀的投打CP,但至今仍無可與KK搭檔比擬,史上第一並不為過。 在KK的帶領下,吸引了眾多好手爭相加入,PL學園也進入真正的黃金時期,87年奪得史上第四次的春夏連霸,後來雖在各地強豪並起下沒能再度奪冠,PL學園一直都是「強豪」的代名詞。但這樣的名門「傳統」日後卻逐漸變調,在多起暴力欺負事件曝光後,PL也數次遭到高野聯處分,
百家樂現金版
最終PL學園在去年正式宣佈廢除硬式棒球部,不再招收新生。 今年預計是PL學園硬式野球部最後的夏天,這間在出線難度最高的大阪府(總共180所學校參賽)創下夏甲進軍17次,春甲20次,並拿下總共七次冠軍,並培育出加藤秀司、金森栄治、尾花高夫、金石昭人、木戸克彥、小早川毅彥、吉村禎章、清原和博、桑田真澄、內匠政博、片岡篤史、立浪和義、野村弘樹、橋本清、宮本慎也、入來祐作、坪井智哉、今岡誠、松井稼頭央、福留孝介、田中雅彥、今江敏晃、前田健太等日職名將(另有小林亮寬曾來臺打過中職)的超級名門,即將成為歷史名詞,一如臺灣的華興、榮工等消失的傳統名校,想來不禁一聲長嘆。影片來源:YouTube.com※本文部分內容改寫自孫慧敏譯《桑田真澄的獨白》(臺北市,麥田出版,
歡樂捕魚
1995年)我的日本球場紀行2005 啟程之前 2005:出發&初抵東京巨蛋 2005:東京巨蛋(2)野球博物館 2005:東京巨蛋(END)門可羅雀的巨蛋球賽 2005:千葉海洋球場:2%的不足? 2005:西武巨蛋:困境中的病獅與十年前的美好 2005:初訪神宮球場之見證大學棒球新紀錄 2005(END):浦和球場&最後的不愉快 2012 2012夏:抵達&大阪巨蛋(1) 2012夏:大阪巨蛋(2):起伏的「蛋」史與消失球隊的懷念洋將 2012夏:大阪巨蛋(3):腹地有限的侷促空間感 2012夏:大阪巨蛋(END):Ichiro與歐力士的昔日榮光 2012夏:甲子園(1)初次朝聖 2012夏:甲子園(2)首次觀賽 2012夏:消失的大阪球場、南海鷹、與宮部美幸 2012夏:二訪甲子園之錯過的藤浪&日本看病記 2012夏:新幹線初體驗&我的行程安排 2012夏:福岡巨蛋(1)鷹城的動線 2012夏:福岡巨蛋(2) 2012夏:福岡巨蛋(3) 2012夏:福岡巨蛋(4)完善多元的大螢幕應用 2012夏:福岡巨蛋(END)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1)路面電車、廣島燒與(前)市民球場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2)原爆館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3)路面電車、差點MISS的現場購票 2012夏:廣島馬自達(4)新球場內的懷舊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5)「美式球場」的三要素 2012夏:廣島馬自達(END) 2012夏最終日:甲子園阿爾卑斯看臺 番外篇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看桃園球場的護網與欄桿設置 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BOX-SEAT位置看桃園新用餐區 2012夏番外篇(1):王貞治棒球博物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1)簡介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2)我的甲子園前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4)我的甲子園後編之網路年代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END)熱血的2006年 ,